AI 日刊 20250826
① GPT-5 的 API 已在 OpenRouter 上开放,不再需要用户提供自己的密钥 (BYOK)。同时,Perplexity PRO 用户现已可以使用 GPT-5 Thinking。 消息来源
② xAI 宣布 Grok 2 已开源,Grok 3 计划在 6 个月后开源。此外,Grok 语音模式正在开发对象高亮功能,网页版也将增加 Imagine(图像生成)标签页。 消息来源
③ 阿里巴巴的 Qwen-Code (v0.0.8) 发布更新,深度集成了 VS Code,可直接在编辑器中提供上下文感知建议和内联差异对比。此外,通义千问模型在 LMSys 排行榜上保持领先。 消息来源
④ 微软开源了新的文本转语音模型 VibeVoice-1.5B TTS,能够一次性生成长达 90 分钟的连续语音,并支持最多 4 个不同说话人的对话。 消息来源
⑤ OpenRouter 新增一键“零数据保留 (ZDR)”功能,确保用户提示词只发送给支持该策略的供应商。同时,重新上线了由 Meta 官方支持的 4 个 Llama 模型端点。 消息来源
⑥ Andrej Karpathy 分享了他当前多层次的 LLM 辅助编码工作流:1)75% 的场景使用 Cursor 的 Tab 自动补全;2)对特定代码块进行高亮和修改;3)使用 Claude Code 等工具生成较大功能模块,但需人工监督和风格清理;4)对于最棘手的 Bug 和研究任务,则求助于 GPT-5 Pro。 消息来源
⑦ 关于“Vibe Coding”与专业“AI 辅助工程”的讨论引发关注。前者更侧重于快速原型和探索,后者则是在成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(如 TDD、代码审查)系统性地集成 AI 作为效率倍增器。 消息来源
⑧ colf.dev 是一个编码挑战平台,用户通过编写 Prompt 生成代码来解决 10 个编程挑战,以最少的 Prompt 和代码 Token 数量取胜。 消息来源
⑨ Claude Code 工作原理:保持简单的控制循环、精心设计的提示词和实用的工具集,而不是过度设计复杂的框架。 消息来源